凌晨時分,65歲的張先生在睡夢中被劇烈的胸痛驚醒,在用藥無緩解的情況下被家人緊急送往上海天佑醫院急診科,確診為“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在胸痛救治體系下,經過緊急救治,張先生轉危為安。——這是上海天佑醫院心腦同治急危重癥救治體系的受益者之一。
“在心血管疾病高發的今天,急性心肌梗死因其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點,已成為嚴重威脅民眾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天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雷著斌解釋道,“如果能在心肌梗死發作后的120分鐘內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就能最大程度挽救瀕死心肌、改善預后。”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及相關臨床研究數據和論文佐證了雷著斌主任的觀點。我國每年急性心肌梗死新發病例接近100萬例。若患者未能及時就醫開通堵塞血管,延誤超過12小時以上,死亡率將顯著攀升。而一旦合并心源性休克,院內的死亡率高居70%-100%。基于此,國家衛健委于2023年印發《急性冠脈綜合征分級診療技術方案》,進一步強調醫療機構需“優化胸痛救治網絡”“提升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可及性”。
上海天佑醫院早在2017年就整合醫療資源,建立急診PCI流程。多年來,通過優化流程、強化技術、多學科協作,天佑打造了“黃金120分鐘”急救閉環,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高效、精準的生命救治通道。

前文提到的張先生在凌晨發病,當時,他在床上疼得大汗淋漓,家人幫助他服用治療藥物后癥狀并未改善,凌晨4點將張先生送往上海天佑醫院急診科。李祥醫生在檢查時發現張先生心肌標志物顯示肌鈣蛋白顯著升高,心電圖出現特征性ST段抬高,李祥醫生立刻聯系心內科雷著斌主任和李忠林醫生進行會診,確診為“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并立即啟動急診PCI應急預案。在急診科、CT室、檢驗科、心內科等多個科室“無縫銜接”下,將張先生送入手術室,由雷著斌主任領銜,李忠林、郭飛祥、劉黃龍醫生共同為他實施了“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
手術團隊在冠狀動脈造影中發現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立即進行血栓抽吸并植入藥物支架。從確診到血管開通僅用時80分鐘(國際標準要求<90-12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術后,張先生胸痛癥狀即刻緩解,經住院觀察,8天后順利出院。

“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非常清楚對于心梗患者而言,時間究竟意味著什么。”張先生的兒媳也是上海某醫院的心內科醫生,她對天佑醫院的高效救治表達了贊許,“天佑醫院從迅速診斷到及時手術,整個過程中展現出的快速反應能力與專業度令人欽佩。”
事實上,上海天佑醫院作為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分中心(120駐點單位),一直注重急危重癥救治體系建設。除建立急診PCI外,上海天佑醫院先后建立了“卒中急救”和“胸痛急救”體系,卒中中心通過中國卒中學會、中國卒中中心聯盟辦公室的認證與復審。腦血管治療專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和高壓氧危重癥治療專科(高壓氧+昏迷促醒)還入選上海專科影響力品牌。
上海天佑醫院通過系統化布局和資源整合,成功構建了"心腦同治"診療體系,實現了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救治的無縫銜接與協同發展。該體系提升了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危急重癥的救治成功率,近年來已幫助多位心梗、腦梗、腦外傷患者以及腦損傷或煙霧病導致的偏癱患者獲得及時高效的救治和康復,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